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复造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复造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纸在前两个时期的发明过程?
纸的发明过程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暗黄色,质地较粗糙。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卫生纸是怎么做的?

卫生纸制作过程如下。
1、由废纸进入水力碎浆机水力碎浆机废纸进行作打浆脱墨打浆脱墨纸浆流入浆池;
2、由提浆泵纸浆浆池提入高频振筛高频振筛起筛选杂物离作用;

3、筛选流入浆池再由浆泵提入漂洗机作用洗浆干净漂白;
4、漂白自流入浆池;

5、再由浆提入磨浆机,经磨浆磨细浆自流入浆池,再由浆泵提入沉沙盘。

6、沉沙盘作用沙灰等杂质沉淀离制纯浆。
7、再由除沙泵提入稳浆箱稳浆箱作用调浆浓度自流入网槽,由网笼毛毯带浆进入烘缸(烘缸起烘干作用)。
8、进入品卷纸卷纸进入复卷机,复卷作用起复卷打孔压花作用,由卷复卷卷进入切机,切机作用起切同规格短作用经包装品(注:锅炉起热气作用送入烘缸起干燥纸作用)。

1 卫生纸是通过加工处理纤维素制成的。
2 纤维素是树木、草等植物的主要成分,经过采集、清洗和混合处理后,加入少量化学品来除去杂质和漂白,最后经过压榨、烘干等工艺制成了卫生纸。
3 除了传统的木浆纸,现在还有许多环保型的卫生纸,如竹浆纸、草浆纸等,这些纸的原料更加环保可持续,制作过程中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复造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复造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